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青海省祁連山脈南麓林多樹密,郁郁蔥蔥,人跡罕至,潔凈的大氣降水滲透到地下層,沿著斷裂層一路溶解巖層中的礦物質,緩慢流動,在海拔3100米的地方涌出,就有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川河水源保護區中的天然泉眼。
從水源灌裝,經過內洗、消毒、灌裝、封蓋,一瓶溫潤甘甜,含有鍶、鈣、鎂等礦物質的“尋源者飲用天然泉水”就此誕生,一條由山泉引出的“致富路”也由此鋪就。
6月19日早七點五十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上灘村村民方存蓮走出家門,向隔壁的青海鍶之源飲用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飲用水公司)走去,5分鐘后來到公司吹瓶車間,開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去年7月,方存蓮聽說村里的飲用水公司招工,就辭去西寧餐飲店服務員的工作,成了村里第一批入廠的員工,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方存蓮不僅熟練地掌握了礦泉水瓶的吹瓶技術,還當上了車間班長。
“我一個月3000元工資,每個月都是按時發,以前在餐飲店上下班沒時間,離家也遠,在這里上班既能照顧老人孩子,還能掙上錢,好得很。”
看很多村民來這里上班,張艷也很心動,今年4月份她走出家門,從家庭主婦“變身”技術工人,張艷說:“以前在家帶孩子,沒有收入,現在在家門口上班,上崗培訓2個月就可以上手,很輕松,還能為家里分擔經濟壓力。”
在車間,方存蓮和張艷等工人將吹好的礦泉水瓶通過流水線送至下一個車間,經過灌裝、封蓋、打包,村里的運輸車將山泉水運銷往市場,每個環節都由上灘村村民完成。
2021年7月,向化藏族鄉黨委協調上灘村幫扶單位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和派駐工作隊單位青海省環境地質勘查局,立足上灘村泉水優勢資源,投資3000萬元建設并成立青海鍶之源飲用水有限公司,2023年正式投產。
穩產業、促就業,為了聚力打造上灘村就業幫扶樣板,去年,上灘村“兩委”班子成立青海向業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爭取扶貧資金300萬元購置13輛運輸車,對接水廠運輸承包、技能培訓、勞務培訓等,增加全村就業20人,每人基本工資3000元。
山泉水一瓶又一瓶地從上灘村送出去,來村里參觀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方存蓮喜不自禁地說:“上灘村‘出名了’,村里干凈了,村民們精神面貌好了,思想開放了,見識也多了。”
去年,上灘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500元,山泉水不僅讓上灘村的村民“錢袋子”鼓了起來,也讓村民們的笑容多了起來。
對此,上灘村黨支部書記司文得深有感觸,他說:“以前的上灘村是貧困村,這幾年村里變化很大,我們村是全鄉第一個做了硬化路的村,還配齊了村廣場、幼兒園、衛生室,有了飲用水公司以后村集體每年都有15萬元收入,還解決了20多名村民務工的問題。”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派駐上灘村第一書記王一點說,2018年剛來上灘村時,村里到處坑坑洼洼,真的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們沒有更多的出路,主要靠養殖和務工為主,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務工困難是實際,他和工作隊員也曾試著通過“雨露計劃”“東西部協作”等政策幫助村民們外出務工,但是村民們很戀家,干不久就回來了。
“以前上灘村沒有村集體經濟,養殖效率低、收益不高,有了水廠,就業機會多了,通過飲用水公司的產業鏈得到自我發展,對村民們來說很難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通過探索“黨建+產業”發展新模式,上灘村“山泉引出致富路”的黨建品牌愈加響亮,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十足。
土地平整、道路建設、文化廣場、溫室大棚、老年幸福院、路燈亮化工程等27個項目紛紛在上灘村落地,累計投資資金達4000萬元。
“這兩年黨員帶頭,形成了以強帶弱的良好局面,黨建+產業的模式,使得上灘村發展很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得到提升,村民收入明顯增加,每天都高高興興的。”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王一點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發揮作用,拿真心換真心,走在村里看到村民們笑臉喜迎,聽村民們喊一聲王書記,內心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