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草正豐收。牛玉嬌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9月19日,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黃乃亥鄉日秀瑪村秋日“芳華”勝春朝,傳統藏式房屋鑲嵌在群山之坳,炊煙裊裊,寧靜悠遠,干凈的柏油路兩旁,一邊是金黃的飼草燕麥,一邊是低垂著腦袋的黑青稞,靜待收割。
當收割機的轟鳴聲響徹村子,56歲的多吉先加早早出了門,看著村里的飼草燕麥大豐收,內心很是踏實,看完燕麥,他朝著合作社走去,這個地方是他除了莊稼地以外,最愿意去的地方,他在這里上班,當著副經理。
“今天要來很多人,一定要好好宣傳一下我們的豌豆粉、青稞面。”
在同仁市,日秀瑪村傳統手工制作的豌豆粉、青稞面人盡皆知,多年以前多吉先加家的磨坊總是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客人”,如今,豌豆粉搬進了村上的農產品加工合作社,和黑青稞、菜籽油等一起成了村上的“明星”產品。
正想著,村黨支部書記先卡加就帶著一大幫人來到了多吉先加眼前。
“經理,豌豆粉是怎么加工的?”
“你家里有多少地,一年收入怎么樣?”
面對鏡頭和陌生的面孔,多吉先加有些羞怯,但是說起現在的好日子,他侃侃而談。
“如今家里的地不用自己種,每年拿不少分紅,還按月領工資,一年收入好著哩。”
“那以前呢,以前收入怎么樣?”
面對記者的問題,多吉先加陷入沉思。
以前的日秀瑪村是同仁市的“小糧倉”,地多、地大,天然綠色生長的植物給村子帶來了無限生機,可是,“靠天吃飯,圍著黃土地轉”的日子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走”,他們到縣城打工、做生意,久而久之,村里人少了,地也荒了。
多吉先加家有3.4公頃地,一家人全圍著莊稼轉,一年到頭也就1萬元左右的收入,為了節省開支和勞力,他家每年都有很多輪歇地,他說:“以前種那么多地,只能靠兒子一個人出去打工,到了農忙的時候還必須趕回來幫忙,所以就種一部分地。”
很多村民和多吉先加一樣,讓田地輪歇或者干脆撂荒,以至于曾經的“小糧倉”遍野是荒地,看著村里的撂荒地越來越多,多吉先加心里很不是滋味。
黨的二十大的春風吹遍大地,也吹進了這個小山坳。在黃乃亥鄉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日秀瑪村整治撂荒地、調整產業結構,齊頭并進,小山村開始“華麗轉身”。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就是我們村產業發展的總思路。”村黨支部書記先卡加娓娓道來。
可是,如今的輕描淡寫依然藏不住昨日的風雨兼程,調整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村民們有不少“質疑”的聲音。
“把地交給村集體種,那豈不是自己的地不能自己做主。”
“土地入股了,家里沒有飼草,牛羊吃什么?”
……
為了讓村民們安心、放心,聯村領導、鄉黨委副書記楊斌,合作社理事長、村書記先卡加,合作社副經理、致富帶頭人多吉先加,還有其他黨員干部共同組成了一個“黨建+”陣營,用了半年時間走村入戶,大會小會開了無數次,最終探索出了“六化”村集體經濟經營模式。
去年,全村249戶村民的耕地入股股份經濟合作社,今年種的200公頃飼草燕麥,133.3公頃黑青稞喜獲豐收;村里的豌豆、菜籽等特色農產品經過加工,在同仁市區直銷店“大賣”;原來的34.13公頃撂荒地變成了飼草集中連片種植帶;村上新建的飼草料儲備庫以及生產加工車間堆滿了飼草,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綠色輸出;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70余臺現代農機正在秋收時節“大顯身手”;去年合作社收入418萬元,117萬元用來分紅,解決就業40余人……
多吉先加說:“我家3.4公頃地全部入股了,地不用自己種,一年分紅有15000元,我在合作社上班一年工資22000元,兒子可以安心打工,媳婦照顧好孫子,生活挺好的。”
事實證明,資金股份化、農民股民化、經營規;、生產標準化、耕作機械化、收益分紅化的“六化”模式,是一條符合日秀瑪實際、具有日秀瑪特色的“致富路”。
出村時,現代化機械在日秀瑪村的層層梯田間忙個不停,遠處山頭上廠房屹立,秋日的喜鵲叫個不停,鄉黨委副書記楊斌笑著說:“產業壯大了,村莊更美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增強了,如今,鼎鼎有名的‘日秀瑪模式’還延續到了隔壁羊直溝村和阿吾乎村,正在那里生根發芽。”